1月17日,德州市政府新聞辦召開“2022德州答卷”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第十四場,德州市市場監管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柴文剛出席發布會議,介紹市市場監管局服務企業發展,幫助個體工商戶紓困解難的相關內容。
1月6日,德州市政府新聞辦召開2022“德州答卷”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九場——德州市醫療保障局專場。市醫保中心醫保待遇管理科科長李靜就疫情期間,醫保部門為方便參保群眾享受醫保待遇采取措施方面,答記者問。
為鼓勵企業做大做強,德州市委十五屆十次全會提出,德州企業年營收如超過百億元,德州市委、市政府將予以祝賀。2022年,山東華魯恒升集團有限公司營業收入突破300億元,企業持續上項目、擴產能、促轉型,企業競爭力加快提升,企業實力和后勁不斷增強。
德州市審計部門會同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部門加強數據共享、技術合作、協作調查,推動審計監督與自然資源及生態環保監督貫通協作制度化、規范化。德州市以德城區、禹城市和樂陵市為試點,探索開展“三審協同”工作創新,有效整合各方審計資源。
“創新讓大豆身價倍增,禹王生態大豆分離蛋白剛剛入選山東知名品牌,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增強,大豆蛋白產品的市場需求越來越大,大豆產業發展迎來新的機遇。禹城市堅持以科技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不斷加強政策引導激勵力度,將政策紅利轉化為市場主體創新動力。
各縣(市、區)都將出臺促消費政策,繼續發放消費券和消費補貼,重點推動汽車、家電等大宗消費和餐飲、文旅等重點民生行業消費回暖。據悉,各類金融機構將出臺系列金融促消費支持措施,創新金融消費產品,為居民“吃、住、行、玩、樂、購”各個方面助力。
12月19日,隨著S324寧津陵城段、S323樂陵段和G309齊河段等國省干線公路建設項目順利通過交工驗收,德州市2022年度國省干線公路建設項目圓滿收官。今年以來,德州市公路事業發展中心搶抓交通強國山東示范區建設機遇,全力創新突破。
寧津縣結合自身實際,在非遺資源和文創資源融合發展上做文章,推動寧津“山東手造”全面起勢發力。今年,寧津縣成功舉辦了第三屆德州市旅游發展大會“匠心手造 繽紛非遺”寧津非遺展,共有170余種產品參與展銷活動,交易總額達到75萬元。
開展廉戲下鄉活動,將廉潔元素融入戲劇,用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傳播廉潔文化,今年已開展廉戲下鄉活動37場次。深入梳理近年來本市及外地的典型案例,結合黨紀法規進行分門別類,形成典型案例儲備庫,組建“清風講師團”到各鄉鎮(街道)和各部門單位開展廉政宣講。
今年以來,臨邑縣逐步探索“黨建引領、資源盤活、市場運作、循環發展、利村利民”的“為民股份”發展模式,積極探索鄉村振興工作發展新路徑。臨邑國有金控有限公司的加入,增強了村級“造血”功能,同時也提升了縣級國有企業的投資實力。
對極少數久訪不息的信訪群眾,領導班子成員主動上門回訪,做好思想開導,對其實際困難想方設法真情幫扶。寧津縣紀委監委還規范了村紀檢委員信訪工作職責,讓村紀檢委員成為群眾信訪的矛盾調解員、輿情報告員和一線觀察員。
近年來,山東省平原縣交通運輸局堅持“執法+服務”的理念,運用“傳統+科技”的方式,在交通運輸執法領域進行多項改革創新,加快了交通執法科技化、現代化進程,大大提高了執法效率方便了人民群眾。
禹城市交通運輸局圍繞群眾急難愁盼抓民生,強服務,大大提高了城鄉居民的滿意度。
作為電子信息(集成電路)產業鏈的“鏈主企業”,山東有研半導體正是新區以園聚鏈、以鏈集群的典型代表?!鄙綎|有研半導體有關負責人說,企業與德州市共建山東省集成電路關鍵材料產業基地,他們有決心讓德州躋身國內半導體硅產業一線城市。
” 陳芳的“小幸?!钡靡嬗跇妨晔谐青l供水一體化的提檔升級和智慧水利體系建設。比如陽光村以前村內管網老化、漏水嚴重,全村300多戶一年水損2萬多元,分攤到戶水費較高,村民意見很大。
“目前,項目一期正在進行主體建設,二期已完成12個鄉鎮的選址,正在陸續進場施工?!?2月5日,在德州市陵城區糜鎮應急儲備糧倉項目建設現場,項目負責人賈玉棟向區紀委監委派駐第一紀檢監察組組長張國紅介紹項目建設情況。
抓好制度執行,聚焦監督閉環管理,健全監督執紀執法工作流程規定,制定印發規范性文件及手冊4份,從嚴從實審核審批調查措施1123項。圍繞硬件提升、重點問題、疑難信訪、案件辦理、協同監督等事項,開展室、組、鎮街紀(工)委協同聯動,變“單兵作戰”為“聯合作戰”。
據悉,自2月22日德州市政府性融資擔保銀擔“總對總”批量擔保業務動員啟動以來,各部門單位機構扎實推進成效顯著。各相關部門單位機構有效運用銀擔“總對總”業務,破解小微企業擔保難題,解決實際困難。
11月24日,禹城市為34家企業發放了一次性擴崗補助10.05萬元,發放企業數和金額在德州全市皆為最多。今年以來,禹城市各級人社部門實施一系列惠企政策舉措助力企業紓困解難,累計發放失業保險政策資金2249萬元,受益企業達2323家次,有效發揮了失業保險防失業、促就業的作用。
寧津縣文化底蘊豐厚,雜技文化、紅色文化、蟋蟀文化、美食文化、剪紙藝術等異彩紛呈,是國務院命名的第一批全國文化先進縣,有“中國民間藝術(雜技)之鄉”“中華蟋蟀第一縣”的美譽。
在日前舉行的中國生態文明論壇南昌年會開幕式上,齊河縣作為第六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獲生態環境部正式授牌。齊河縣已入選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山東省生態文明十強縣。初冬,齊河黃河水鄉國家濕地公園依舊碧水環繞、清新秀美,確實是上乘的“生態氧吧”。
為預防未成年人溺水事故發生,自2015年起,關東亮發起成立了禹城市學雷鋒志愿巡河大隊。禹城市注重統籌資源,設立民間河長、巡護員,建立區域與流域相結合、三級河長與學雷鋒志愿者相補充的整體聯動工作模式。
今年以來,武城縣財政局運用“2+2+2”工作模式,即“兩次培訓”“兩條主線”“兩次審核”,對全縣836個項目開展績效運行監控,壓實預算資金6900萬元,實現財政資金聚力增效。
德州市擁有“中國太陽城”“國家火炬計劃新能源特色產業基地”“國家新能源示范城市”等多個新能源產業名片。其中,風電裝機306.5萬千瓦、發電量59.7億千瓦時;光伏裝機353.37萬千瓦、發電量34.35億千瓦時;生物質裝機20.26萬千瓦、發電量6.43億千瓦時。
為解決村小村弱、資源分散、發展后勁不足等問題,鄭保屯鎮黨委積極推動基層黨組織模塊重組、條塊融合,全面推進黨建共同體建設。今年秋收后,新盛店鎮東風黨建共同體6個村莊開始“算賬”,共同體黨委書記張燕認真核算分紅。
近日,慶云縣行政審批服務局與工商銀行積極磋商,簽署了《民政驗資通業務合作協議》,合作上線了“民政驗資通”,這是提升服務企業效能營造良好營商環境的一項改革。目前,“民政驗資通”在社會團體和民辦非企業單位設立中加以應用,可為辦事企業節約手續費3萬元至10萬元不等、節約辦事時間5個工作日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