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項目總投資6300萬元,引進國際先進噴氣織機140臺、智能化智造在線檢測系統1套、自動化溫濕度控制系統4套。生產效率的提升,制造水平的升級,也催動了東營一批高端制造產業的進度。2020年東營扭轉連續3年技改投資下降的局面,制造業技改同比增長22.7%,列全省第九,同比提升5個位次。
眼下,在東營市墾利區鹽堿地改良示范基地,一場鹽堿地改良科技會戰正在悄然打響。這片近萬畝的鹽堿地上未來將種植小麥、玉米、水稻等農作物,昔日“十年九不收”的鹽堿地將展露新顏。
本報廣饒訊 “董濤老師,這是鎮上發給你的聘書,聘請你擔任鄉村‘復興少年宮’教師,聘期2年。董濤是土生土長的陳官人,從事標本制作12年,“復活”了2000余只動物,喚起了更多人對動物的保護意識和對自然生態的珍惜。
“公司5萬紗錠智能高檔精密緊梳紡項目總投資1億元,于去年9月建成投產,今年計劃在一期項目基礎上實施二期5萬紗錠高檔紡紗項目,預計2023年初建成投產。一直以來,廣饒縣堅持普惠兜底導向,將普惠金融作為支持小微企業重要抓手,全方位暢通小微企業項目融資需求信息渠道,積極協調,精準推介,深層次、多領域推動銀企合作。
東營市自3月份開始啟動“免申即享”補貼準備工作,篩選符合返還條件的企業對象,對不裁員、少裁員的服務業中小微企業,將穩崗返還比例由上年的60%提高至90%。截至4月26日,全市已向首批108家企業發放穩崗返還補貼269.84萬元,涵蓋餐飲、零售、金融、教育、交通運輸、軟件和信息技術等行業,惠及職工5633人。
近日,東營市對現狀公園的建設情況開展了大規?;鶎右痪€調研,提出了有針對性的公園城市改造提升措施。作為參與制定濕地城市建設規劃,負責城市園林綠化、生物多樣性和環境藝術的業務指導和轄區內濕地公園管理、城市環境提升、市容環境維護的管理職能部門,東營市濕地城市建設推進中心厚植綠色生態理念,把良好的生態環境作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正加快形成符合實際、具有東營特色的公園城市規劃及建設管理模式,讓東營城市自然有序生長,園中建城、城中有園,推窗見綠、出門見園,讓山、水、人、城和諧相融,建成人民安居樂業幸福生活的黃河三角洲生態公園城市。
本報廣饒訊 4月23日,廣饒縣稻莊鎮段三村付洪順老人家里一片忙碌,村黨支部書記徐東昌正帶領著10多名志愿者給老人壘院墻。目前,全縣注冊志愿者已達10萬余人,各類志愿服務組織630余支,年均發布志愿服務項目200余個,全縣平均每5個人中就有1名志愿者。
本報東營訊 4月25日,廣饒縣陳官循環經濟示范園內的山東博化聯創環??萍加邢薰旧a模擬試驗室內,技術人員正在進行產品小樣試生產。東營高新區高端石油裝備特色產業集群成功入選2021年度山東省特色產業集群名單,廣饒橡膠輪胎產業集群入選2020年度全省特色產業集群。
“通過歇業我們可以繼續保有企業名稱、商標、專利等,維持良好的信用記錄,調整好工作方向和運營模式后再開業?!靶獦I備案是在保留市場主體資格的同時,為經營困難的市場主體提供緩沖性制度選擇,有利于助企紓困。
4月20日,東營市東營區辛店街道前進村名揚花卉種植基地,花農正利用直播推介銷售花卉。辛店街道采用“種植基地+專業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模式發展特色花卉種植,從點到線、以線帶面充分挖掘鄉村潛在資源優勢,因地制宜推進發展“一村一特色產業”,推動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強勁競爭力,賦能鄉村振興。
本報東營訊 為深化“一次辦好”“一鏈辦理”“一業一證”改革,給企業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簡約高效的服務,滿足企業個性化、多元化辦事需求,4月26日,東營市首個企業服務會客廳在墾利區正式啟用。
廣饒縣實行“一周一記實,一月一匯總,一季一考核”模式,每季度設置“好”“較好”“一般”“較差”4個等次。對不按規定進行平時考核、對實施差異化發放工作搞變通的單位予以通報,并適當降低公務員年度考核優秀等次比例。
1至3月,全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9.46億元,同比增長8.66%;全區112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238.4億元,同比增長4.1%,實現工業增加值48.5億元,同比增長17%。
近日,空氣清新,天空湛藍。廣饒縣城南往事公園,居民悠閑漫步其間,在這里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據悉,該公園是集旅游、文化和休閑等功能于一體的生態景觀公園,已成為眾多市民休閑觀光的“網紅”打卡地。
日前,東營市生態環境局、市住房城建管理局等11部門聯合出臺《東營市非道路移動機械污染排放管控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強化全市非道路移動機械綜合監督管理,減少非道路移動機械排氣污染,改善大氣環境質量。
4月16日上午,在東營廣利港,山東海上風電、海上光伏暨東營海上風電裝備制造產業園正式開工建設。要素保障是項目建設的重中之重,為保障項目推進建設,東營市不斷創新機制,通過掛圖作戰、提速審批等方式,全力確保項目順利實施。
東營市聚焦加快“建設高水平現代化強市”的人才支撐要求,堅持問題導向,出臺人才新政“40條”,持續深化人才工作體制機制改革,不斷激發創新創業活力。在人才工作會上,東營市明確提出要把人才資源開發放在最優先位置,聚焦三大方向,加快集聚經濟社會發展急需緊缺的各類人才。
本報東營訊 日前,東營市墾利區第一家“農村在外優秀人才工作室”在黃河口鎮于林村揭牌成立,通過搭建平臺方便在外優秀人才了解家鄉、回報家鄉,以鄉情連接人情,以人才推動發展。據了解,工作室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為在外人才介紹本地基礎設施、資源現狀、產業發展和相關扶持政策,吸引在外人才回鄉。
日前,在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高端裝備產業園東營昆宇電源科技有限公司,工人們正在對儲能集裝箱進行充放電測試。圍繞構建“5+2+2”產業體系, 東營市聚焦“四新”經濟,加快布局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新能源、生物醫藥、航空服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堅定不移推動綠色低碳發展。